本图集适用于全国城镇以绿色建筑为基本目标,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。主要供建筑规划和设计单位的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使用,结构、水、暖、电专业设计人员及绿色建筑咨询人员可参考本图集。可供建设单位、施工、监理、验收等相关人员配合规范使用。 本图集编制目的:方便广大设计人员(特别是建筑师)更好地执行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、规范及要求,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。图集按照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GB/T 50378-2014的评价顺序进行重新组织,主要编制A节地与室外环境、B节能与能源利用、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、D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、E室内环境质量、F典型案例分析、G绿色建筑评价自评表等七个部分的内容。 本图集总说明部分内容精炼、条理清晰,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流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要点概述,易于设计人员掌握,并在总说明之后编制了技术索引表,以便于设计师对应条文查找可以应用的技术。图集内容体具有(1)适用性:以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GB/T 50378-2014为依据,对其中的部分条文以图示、表格等形式直观地表达,并根据申报和评价技术要点,结合具体案例,进行说明和解释,使条文规定的内容更为形象、明晰、易于准确理解;(2)成熟性:以近年来的绿色建筑实践为基础,对经过检验成熟的、具有较高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归纳总结,并予以图示化;(3)创新性:图集强调因地制宜地使用相关技术,引导各专业通过协同设计建立综合平衡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,从集成优化的角度,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创新。 图集的编制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方便设计人员系统、全面地了解、掌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的内容、要求。提供建筑专业设计的技术参考与设计思路引导。
15J904······1
目录······6
总说明······9
技术索引表······18
A 节地与室外环境······19
节地与室外环境综述······19
建筑日照······20
人均居住用地······23
场地内绿化用地······25
避免光污染—幕墙······26
避免光污染—夜景照明······30
室外环境噪声控制······33
室外风环境······38
降低热岛强度······41
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······43
雨水专项规划设计······44
自然渗透地面······46
某居住小区雨水花园设施······47
雨水花园平面图······50
雨水花园构造······51
雨水花园入水口······53
人工渗透地面······54
透水水泥混凝土地面······55
高承载植草地面······56
埋地入渗设施······57
径流污染控制措施······59
绿化种植设计······60
屋顶绿化······61
垂直绿化······63
B 节能与能源利用······66
节能与能源利用综述······66
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设计······67
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规划······68
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—外墙······70
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—外门窗······74
建筑与围护结构节能—屋面······77
能耗独立分项计量······79
暖通空调系统选择和优化······82
过渡季节能措施······84
部分负荷、部分空间使用节能措施······86
分区照明······87
照明功率密度计算······89
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······91
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······94
合理利用余热废热······96
可再生能源利用—太阳能光热利用······99
可再生能源利用—太阳能光伏发电······101
可再生能源利用—地源热泵技术······103
C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······105
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综述······105
水资源利用规划大纲······106
避免管网漏损措施—分级计量······109
公共建筑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示例······110
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指标······112
空调设备或系统节水冷却技术······113
雨水收集回用为景观水体······114
生态型水景做法······115
D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······116
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综述······116
建筑材料······117
建筑装饰性构件判定······118
建筑形体选用······119
建筑形体特别不规则举例······120
建筑形体平面规则图示举例······121
建筑形体竖向规则图示举例······122
建筑形体高度和宽度比要求······123
结构优化······124
减轻非承重结构自重······126
资源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计算······127
资源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计算实例······128
可重复使用隔断(墙)判定······130
建筑材料的循环再利用······132
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自保温砌块(板)······133
混凝土榫卯空心砌块······134
防水保温复合屋面系统······137
E 室内环境质量······138
室内环境质量综述······138
室内噪声控制······139
室内噪声控制—设备噪声源控制······140
室内噪声控制—空气声隔声······143
专项声学设计······148
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······161
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计算······165
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······169
室内环境设计参数······174
建筑防结露······176
建筑可调节遮阳······181
干式空调末端技术······192
温湿度独立控制······194
自然通风······196
自然通风技术要点······198
自然通风—开口设计······199
自然通风—翼墙导风······201
自然通风—窗户导风······202
自然通风—高耸空间利用······203
自然通风—绿色中庭······204
自然通风—通风塔······206
自然通风—通风器······208
自然通风—地下空间利用······210
气流合理组织······212
F 典型案例分析······215
案例1:青岛某办公楼绿色设计······215
案例2:湖南某办公楼绿色设计······220
案例3:天津某住宅项目绿色设计······225
G 绿色建筑评分自评表······229
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规则······229
节地与室外环境评分表······230
节能与能源利用评分表······234
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分表······237
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分表······240
室内环境质量评分表······242
提高与创新评分表······245
相关技术资料页······246